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小孩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小孩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的方式有很多种,打骂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这种惩罚方式是其中最极端的一种方式。如果不当的惩罚,比如不负责任地对小孩的肉体和心灵施暴,会加重小孩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使惩罚失效,最终出线问题少年,怎么管也不行。而适当、适时的科学的惩罚却能对小孩起警戒作用,促使小孩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
由于文化的不同世界各国对教育小孩的方式会有所差别。在传统的中国打骂教育比较常见,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打骂教育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很多年轻的家长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怎样有效管教小孩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大的难题。世界各国家长对惩罚小孩的方式都不一样,了解这些方式方法,会让中国的家长有所收获,最终让他们明白,其实惩罚也是一门艺术。
首先看看中国教育中家长是怎样惩罚小孩的。所谓“棍棒之下出人才”,中国家长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多数家长惩罚小孩的方式就是体罚。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小孩对错误的事情才会警觉,才会有深刻的认识,不在犯同样的错误。“中国式家长”就是指那些特别溺爱小孩,什么事情都帮小孩包办的家长,这类家长教育小孩方式比较单一。只要小孩不越底线,家长都会容忍,如果小孩不小心触犯了家长们的底线,家长们就会采取体罚这一方式教育小孩。虽然这种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有效,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给小孩照成的阴影有很多,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美国,家庭以及幼儿园教育,家长和老师常常用一种叫做“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小孩。例如:当小孩在家不听话瞎胡闹,或者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时,家长就会把他抱进他自己的卧室,让他独自呆上几分钟。几分钟后,家长会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点。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对小孩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美国法律规定,小孩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和保护,在这种环境下,小孩很少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因此,一旦被隔离而受到“冷落”,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其次,小孩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把小孩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小孩对此是非常敏感的。这也暗示他们:淘气是不为大家所接受的。另外,让淘气的小孩暂时离开,可以缓解大人和小孩的紧张气氛,使小孩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新西兰,打小孩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家长一般都不会体罚小孩,他们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如果小孩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们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小孩,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家长们会主动将小孩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小孩闹是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可是如果小孩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比如有些时候只要这种后果不是很大,对小孩不会照成很大的影响,家长可以让小孩去体验后果,只有他们尝试了,才会懂得不听家长话的苦果。热咖啡壶的故事,讲的就是一小孩总是对翻滚的热水壶感兴趣,总想偷偷去碰,不管家长怎么警告,他们就是不听。而当他们苦尝被滚烫的热水烫到自己时,他们才会有所悔改。并不是鼓励家长们都这样做,我们应该在保证小孩安全的前提下,让小孩体验不听家长话的后果,这种方式才是可取的。小孩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我们应该把小孩当成人看,从小孩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当小孩犯错时,日本的家长不会当众处罚小孩,他们会给小孩留下尊严。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如果小孩犯了错误,日本家长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小孩。比如取消小孩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小孩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但是,如果小孩在公共场所犯错,日本家长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小孩。在公共场所处罚小孩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小孩的自尊。因此,他们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小孩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小孩一些惩罚。
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这种大环境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大不一样。每当我们鼓吹西方教育方式多么先进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反思我们教育孩子方式的对与错。对于国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我们应该积极吸取好的方式方法。对待孩子犯错,我们应该细心督促,辅导他们改正。有的时候适度科学的惩罚会引起孩子们的警觉,加深印象,有效的改正错误。当然给孩子惩罚我们也要注意场合,惩罚时多少回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家长们应该多多注意,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机会,给他们一点改正的空间,长此以往,才会有所进步,才会学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