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动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孩子是一本书,需要我们慢慢品读;同样他们也是一面镜子,折射着家庭教育的成与败。学龄前后儿童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如何对学龄前后儿童进行教育,困扰着许多家长们,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往往不太会教育孩子,任孩子的性格发展,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学校在青少年儿童的性格塑造中,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学校普遍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于青少年儿童的情感和性格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关注。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对学龄前后儿童的教育缺乏知识,存在着一些误区。一些家长过度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孩子学习成绩高就行了,而对于孩子的综合素质不管不问。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必然会出现问题,到时候孩子的学习还是不能提高。也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教育的事是老师的事。这样做的家长没有一个不失败的。还有一些家长,把孩子送给爷爷奶奶带,自己忙于工作。岂不知,隔代教育问题重重,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保护过度。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倒舍得投资,孩子要什么买什么,就是不能挤出一点时间陪陪孩子。这类情况下成长的孩子能不出现问题吗?
学校教育在塑造孩子人格的过程中,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家庭教育孩子又存在种种误区,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家长应该如何做呢?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对家长的要求
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做高素质的优秀家长。学会理解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书包。因为,有问题的孩子从他那乱七八糟的书包就可以看出来。多与孩子交谈,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可以蹲下与孩子平视交流(平等交流)。
二、注意幼儿早期智力开发,以及良好习惯的形成。
把握好孩子的发展阶段,不失时机的对孩子进行语言、交往等智力的开发。
三、家庭文化:自由、轻松,文化引领,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四、教育思想:民主、科学、开放、开发。
五、教育方法:民主、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交流、沟通、求同存异。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差距,尊重儿童人格,允许儿童犯错误,不强制儿童,不攀比。多与儿童交流,并且严格要求。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父母要多陪陪孩子,例如:陪孩子做手工、陪孩子玩耍……。
六、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七、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劳动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钻研中学习。
八、向谁学习:向父母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伙伴学习;向图书学习;向电视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向同学学习;向网络学习。决不能仅仅向课本学习,因为那太狭隘了。
九、给孩子建好档案:平时注意收集孩子的好的作品、手工,成功的作业,替孩子耐心而小心的保存起来。等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再拿出来。孩子一定会惊讶自己的进步,他也会感激你。因为你使他看到了自己童年的足迹。他也会从这里找到自信。
总之,孩子的教育是个复杂的问题。教育孩子,树立健康的人格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从小让他们亲近大自然,多和周围的小伙伴玩耍,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同时应鼓励小朋友多看书,从书本中获得知识,吸取知识;总而言之,家长需要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全面培养孩子。同时,还要保护好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会成长,在做中获得更多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