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
10 8559
机器人教育,是指以机器人为教具,通过教授学生组装、搭建、运行机器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活动。
根据有关机器人教育专家的研究与实践,机器人教育的应用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方式 机器人学科教学(Robot Subject Instruction,简称RSI)

机器人学科教学,是指把机器人学看成是一门科学,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以专门课程的方式,使所有学生普遍掌握关于机器人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第二种方式 机器人辅助教学(Robot-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RAI)

机器人辅助教学是指师生以机器人为主要教学媒体和工具所进行的教与学活动。与机器人课程比较起来,机器人辅助于教学的特点是它不是教学的主体,是一种辅助。即充当助手、学伴、环境或者智能化的器材,起到一个普通的教具所不能有的智能性作用。

第三种方式 机器人管理教学(Robot-Managed Instruction,简称RMI)

机器人管理教学是指机器人在课堂教学、教务、财务、人事、设备等教学管理活动中所发挥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与控制作用。机器人管理是从组织形式、组织效率等进行发挥其自动化、智能性的特点,即属于一种辅助管理的功能。

第四种方式 机器人代理(师生)事务(Robot-Represented Routine,简称RRR)

机器人具有人的智慧和人的部分功能,完全能代替师生处理一些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事务。比如机器人代为借书,代为作笔记,或者代为订餐、打饭等。利用机器人的代理事务功能,目的是提高与学习相关的,能够促进学习效率、质量的提高。

第五种方式 机器人主持教学(Robot-Directed Instruction,简称RDI)

机器人主持教学(RDI)是机器人在教育中应用的最高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机器人在许多方面不再是配角,而是成为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的主人。机器人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这好像是遥不可及的事,但是人工智能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让它成为实现并非太难,只是如何要越来越符合教育的发展才是更重要的。

机器人教育的重要性

机器人教育融合了机械原理、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及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承载着新的使命,成为培养中小学生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的优秀平台。
机器人教育在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工作方式,为进一步学习机器人技术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 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各个传感器的功能,学习编写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机器人竞赛和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搭建机器人和编制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4.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 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学科教育对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已在信息技术课与课外科技活动开设了有关机器人的课程内容。我国要赶超世界教育先进水平,必须大力加强机器人教育。
  6. 迎接机器人时代的需要。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机器人教育,有助于使我们在机器人时代走向世界前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