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贝尔社区 > 亲子天地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2018-04-19 zhoufang 10 4022

小贝最近有件烦恼的事。

上小学三年级的侄子,因为一些原因,这个星期暂时寄住在我家,衣食住行都由我负责,顺便每晚辅导一下侄子的作业。

好在小家伙挺乖的,在家里也不调皮捣蛋,平时吃完晚饭还主动把碗筷端进厨房,很懂礼貌,让我不禁感叹姐姐真是会教孩子。

可是一到了每天辅导作业的环节,特别是数学,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侄子的数学非常差,稍复杂一点的计算题,都要花上好半天才能算出来,而且结果往往是错的,到了后面的应用题,则索性连题目都读不明白,只得向我投来无辜的眼神。

我很奇怪,侄子并不笨,别的学科也没问题,怎么一碰到数学就变了个样呢?

后来给姐姐打过电话,才了解了真实的情况,原来姐姐一直注重对侄子的人文教育,但在数学能力的这一块,却很少涉及。

经过这件事,小贝不禁感叹,从小培养数学思维,对于孩子的影响真是太大了。

所以,今天小贝打算和家长们聊一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什么是数学思维呢?

数学思维是将具体的问题普遍化、抽象化为一个纯粹数学问题的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通常分为数、量、形三大板块的内容。

数是指孩子计数、认数能力,对数字守恒概念的认识等等,例如孩子能否正确的口头数数、能否认识到数字是客观的,不会受到物体的大小而改变,对于数字的大小排列是否熟练等等。

量是指孩子对数量等单位的认知,以及掌握测量的方法

形则是指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分析和组合能力。

从小为孩子建立数、量、形三大数学概念,能帮助孩子培养数学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减少更多的阻碍。


儿童学习数学,须从他们生活中熟悉的具体事物入手,逐步开始数学的抽象过程。仅仅停留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不能称为数学,而不从具体的事物出发或者脱离具体实践来教授抽象的数学运算,更是违背了数学的本质属性。

研究发现,2~7岁是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家长应该珍惜这个阶段,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那么,具体该怎样做呢?

小贝整理了以下几点,可供家长们参考。

合理利用玩具


比起枯燥的数学题,儿童的注意力还是更容易被玩具所吸引。

其实,许多玩具本身的设计都和数学有关,不如乐高积木等,通过拼积木,能够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学会计数和比较物体大小。


甚至沙子、橡皮泥这类的小玩意,也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体积、形状等概念。

手脑结合,才能更好的锻炼能力。家长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通过玩具为孩子建立早期数学思维。   


将数学融入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例如我们在超市结账时,需要用到数学,上楼梯爬多少层阶梯,也要用到数学。

在平常的生活细节里,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数学能力,比如让孩子自己核对购物清单,在上楼梯时计数等等。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既能让孩子领悟到数学的趣味性,也能帮助孩子树立起信心,锻炼数学能力。


建立对于数学的认知


学习数学不光是为了应付作业、考试,数学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学科。

首先,家长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切莫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家长应该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的孩子,家长应该多鼓励,保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一些数学游戏,让孩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习数学是有趣的,掌握数学奥秘的人是智慧的,在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的趋势下,拥有良好数学能力的人才将会更具备竞争力。

贝尔科教一直致力于儿童编程教育,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希望为每一个孩子在早期建立数学思维,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数学王国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返回列表